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
:::* 瀏覽位置:首頁 > 醫療新知Q&A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醫療新知Q&A


情緒來時怎麼辦

  • 發佈日期:2013-03-29
  • 照片說明文字憂鬱的情緒是每個人生活中極為普遍的經驗,一般來說都會在短時間內自然平復。但是當負面的情緒越來越堆積,持續了兩週以上,甚至開始出現一些徵兆:例如對所有事情失去興趣、睡眠和進食習慣大幅改變、精神狀態差、懷疑自我價值、將過錯全歸因給自己、產生過量的罪惡感等…都是罹患了憂鬱症的警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世界上約有兩億左右的人口患有憂鬱症,其中只有約一成的病人有接受適當的治療。造成此現象的主因是社會大眾普遍對於憂鬱症仍存在著負面的誤解,在自己或是家人、朋友遭遇憂鬱症時,多半不願意承認,也害怕求助於他人,導致無法取得相關的醫療資訊和知識。

    結合醫療專業與社會關懷的力量,本協會以宣導和晤談等服務提供民眾正確的醫療觀念和心情抒發管道。根據協會成立七年來的服務經驗,社會大眾、憂鬱症病友及家屬面對憂鬱症時常有的反應模式有以下幾種:

    1. 沒有自察自身精神狀態:
    肩負家庭責任的成年人,常因經濟與親子關係壓力而長期處於憂鬱狀態,在未能察覺下使憂鬱情緒堆積過多,引發了憂鬱症。

    2. 病友得不到親人的支持:
    在精神上出問題時,家屬常會以「解決問題」的給予者角度來看待病友的求助訊息,例如說:快樂(振作)點、快點好起來等話語,原本是出於好意,但在受到憂鬱症影響的病友聽起來,可能會轉變成負面的意義,並認為自己對家屬帶來麻煩,產生更多壓力。

    3. 對憂鬱症一知半解:
    有些民眾過份恐慌,動不動就以為得了精神病,有的則把憂鬱症或躁鬱症,統統叫做『腦神經衰弱』, 求神問卜,燒香拜拜喝符水,而不積極循正確管道就醫。

    4. 不相信醫療專業:
    有不少的病友及家屬不願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的治療或是心理師的協談,或對於療程充滿挫折(認為吃藥就該短時間馬上好,不然就馬上自己停藥或是換醫生),常常只願以電話方式找協會志工傾訴。

    5. 害怕社會觀感:
    患者及家屬不願被標籤化,有些不願意到醫院參加病友家屬團體,但卻能接受協會為大眾辦理的各種成長活動、團體。

    6. 拒絕接受:
    雖懷疑自己有憂鬱症,但是自己不願意接受事實,更不願意治療,錯過治療時機,加重病情。

    7. 因身體心理不適而拒絕復健:
    憂鬱症病友因身心無力,拒絕陽光及運動,也不想進行社交活動,身心得不到放鬆,只想在家睡覺,卻累積了更多心情上的疲勞。

    依照衛生署統計,憂鬱症人口約佔全人口數5%。可以推估臺南地區有約10萬位民眾承受著憂鬱症的困擾,但是實際上求助專業醫師、心理師的人數顯然遠遠不及此數目。眾所皆知的是,舒緩、治療心因性病症的方式不外乎透過生理(專業醫師用藥)、心理(情緒適當抒解)和社會(生活壓力的去除)等三個方向來擬定。若是三方向能全面互相配合,就能期許治療的效果最佳化。但這只是理想化的情況,由於傳統社會傾向要求個人情感內斂的關係,有許多人較不願意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這也是憂鬱症病友就醫狀況一直比例不高的主因,而生活壓力更是一種很難以完全解決的存在,只能夠持續去解決處理和面對。

    那麼,當情緒來的時候,離我們最近、也最輕易能使用的方式,就是透過心理的抒發了。若是在察覺自身的負向情緒已經讓身心狀況有不良的改變時,適當和家人、朋友甚至是同事等自己生活週遭的人們的聊一聊,傳達出需要協助的訊息,不但能抒解情緒的困境,也能促進身邊的人際關係和諧。當然,當有身體上的不適產生時,求助於專業人士是最為妥切的方式。生理上透過慎密的檢查和專業的醫囑,持續服用藥物,心理上和臨床、諮商心理師或是社工、關懷志工等嫻熟心理認知模式的工作者持續進行晤談,穩定了生理和心理健康,才能夠妥善處理生活上中產生的各種壓力,進而享受愉快的生活人生。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