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
:::* 瀏覽位置:首頁 > 心情故事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心情故事


十九歲女生的日記-王姿蓁

  • 發佈日期:2013-03-29
  • 照片說明文字 四個月後的我,內心有許多不同的感受,我的家不再是以前可愛的家。短短的四個月,家改變得太多。一人走了,五口添入。以前沒有錄影機,現在有了。以前總覺得飯菜燒的不夠香,現在已有年輕阿姨取而代之。以前的花圃,現在已夷成一片平地。看起來,我似乎獲得許多東西,我應該是很幸福,但我並不快樂。
    人-永遠是活在不滿足中,然後再做無益的懊悔。是的,媽媽,您知道嗎?您離開這四個月期間,變化實在太大了。如果有人要在背後說我喜新厭舊,接納那四個弟妹及阿姨,我也認了,誰教我有一個狼心如鐵的父親,我一直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理,現實就是如此,你要如何去扭轉它呢?孩子都五、六歲了,做夢時都會夢囈叫著爸爸,我於心何忍拆散他們。如果不是他們,又有誰會憐憫我們無娘的孩子?就算有,也只有在他們吃飽飯,撐著腰沒事做有餘暇的時候吧!

    有了上一次的悲慘事件,我一再的提醒自己絕不可讓悲劇再度重演。每次聽到繼母與父親為事爭執而摔門的聲音,我心驚膽跳的期望,不要再有人從那摔下來。媽媽,我知道,您一定是心已死,才跳樓自鎰的吧!我一向獨來獨往慣了,這並不代表我不合群。有時,我甚至希望有人在我身旁談天說笑,我試了,卻發覺與人扞格不入。別人的幽默我體會不出,他們的話題,我參足不入。我好想逃回家中,躲在自己的象牙塔內放聲大哭,走在那一條大馬路上,沒人留意我的淚水,撲簌簌地兩行俱下。家-才是一個人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如果家-沒有一絲絲安全感、幸福感,那麼她的下場,會不會就像我母親的下場一般?

    猶記得,謝土那天,心急如焚的去看您,本想喪母之痛應減緩不少。不料,竟抑不住心中的千潮萬緒。數月不見,如隔數十秋,我心態老了許多,僅僅一個十九歲的姑娘,她的心卻有四十歲婦人的心這麼老,望著您的墓碑,再看看那隆起的一杯土,不禁悲從心中生。這一片泥土下,埋的正是養育我十九年的媽媽。「祭而豐,不如養之薄。」母親您生前沒有享受過什麼人生,死後才享受豐盛的祭禮,這有什麼用?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